电动起重设备的吊装方法需根据设备类型、安装环境及技术要求综合选择,以下是常见方法及关键要点:
一、汽车起重机吊装法
适用场景:电动单梁起重机、电动葫芦等中小型设备,尤其适用于厂房屋架未安装前的整体吊装。
操作步骤:
地面组装:将主梁、端梁、电动葫芦等部件在地面完成组装,并检查连接螺栓紧固性。
吊点选择:根据设备重 心确定吊点位置,通常采用两点或四点捆绑,确保吊索与设备接触面加垫橡胶或木板防损伤。
试吊调整:缓慢起吊至离地100mm,检查设备水平度及捆绑牢固性,利用电动葫芦微调主梁角度。
正式吊装:将设备吊至轨道上方约200mm,缓慢下降至轨道就位,紧固端梁螺栓并拆除吊索。
优势:机动灵活,适合长距离转移;局限:对路面平整度要求高,吊装高度受限。
二、桅杆吊装法
适用场景:厂房屋架已安装完毕或空间受限的场合,如电动单梁悬挂起重机的安装。
操作步骤:
桅杆设置:选用Φ219×6钢管作为桅杆,底部固定于混凝土基础上,顶部安装滑轮组。
卷扬机配合:使用2台5t卷扬机及相应滑轮组,通过钢丝绳牵引设备上升。
水平调整:在桅杆顶部设置缆风绳,通过调整缆风绳长度控制设备水平度。
就位固定:将设备吊至轨道上方后,缓慢下降至就位点,紧固螺栓并拆除桅杆。
优势:成本低,适应狭窄空间;局限:吊装效率较低,需多次调整桅杆位置。
三、塔式起重机吊装法
适用场景:高层建筑或大型工业厂房中电动双梁桥式起重机的安装。
操作步骤:
轨道安装:先完成塔式起重机轨道的铺设,确保轨道中 心线偏差≤3mm,标高偏差≤5mm。
设备分段吊装:将起重机主梁、端梁等部件分段吊装至轨道上,利用塔式起重机的回转和变幅功能调整位置。
现场组装:在轨道上完成各部件的连接和焊接,安装电动葫芦及控制系统。
负载试验:进行空载、静载和动载试验,验证设备性能。
优势:吊装高度大,覆盖范围广;局限:设备成本高,安装周期长。
四、悬浮平衡吊装法
适用场景:空间有限或需绕过障碍物的场景,如精密设备或小型电动葫芦的安装。
操作步骤:
折臂式安装:利用折臂吊的伸缩和弯曲功能,将设备吊装至规定位置,适用于低矮空间。
悬臂式安装:通过悬臂结构实现快速、稳定吊装,提高作业空间利用率。
轨道式安装:采用铝合金轨道和模块化组装方式,实现吊装设备的快速延伸和缩减。
优势:操作灵活,适应复杂环境;局限:负载能力有限,适合轻型设备。
五、分件吊装法
适用场景:大型电动起重设备(如门式起重机)的安装,需分阶段完成主梁、支腿、行走机构等部件的吊装。
操作步骤:
支腿吊装:先吊装并固定两侧支腿,确保垂直度偏差≤1/1000。
主梁吊装:使用两台起重机抬吊主梁,保持同步上升,避免侧倾。
行走机构安装:将行走台车吊装至支腿下方,连接并调整轮距。
电气系统安装:完成电缆敷设、控制系统接线及调试。
优势:分阶段施工,便于质量控制;局限:工期较长,需多台设备协同作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