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吊装电动起重设备时,需关注人员资质、设备检查、作业环境、操作规范、安全防护及应急处理六大核心环节,具体注意事项如下:
一、人员资质与培训
持证上岗
操作人员须经过专业培训,取得特种设备操作证(如起重机操作证、司索指挥证),熟悉设备性能、操作规程及应急预案。
指挥人员需佩戴明显标志,使用标准指挥信号(如手势、旗语、哨音),其他作业人员应明确信号含义。
定期考核
企业应组织定期考核,确保操作人员掌握Z新操作技能和安全知识,不合格者不得上岗。
二、设备检查与维护
检查
电气系统:检查绝缘性能、漏电保护装置,确保无老化、破损。
机械部件:检查吊钩、钢丝绳、卷筒、制动器、限位器、液压系统等,确认无断丝、断股、变形或磨损超标。
安全装置:测试超载限制器、上下*限限位器、防脱钩装置等,确保灵敏可靠。
试吊验证
正式起吊前进行试吊,检查机具受力情况。若发现问题,立即放下工件,排除故障后重新试吊。
日常维护
每次作业后清理设备,检查润滑部位并加油;每月进行检查,记录维护情况并存档。
三、作业环境管理
场地要求
地面平整坚实,无障碍物,松软地面需用枕木或钢板垫实。
周边环境安全,远离高压线、沟渠、基坑等危险区域,保持安全距离。
警戒区域
设置警戒线、警示标志,并安排专人监护,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吊装区域。
天气限制
风速≥5级、雨雪、大雾或能见度不足时,立即停止作业。
四、操作规范执行
吊装流程
起吊前:确认货物重 心位置,调整吊钩高度使其与重 心在同一垂直线上;检查吊索具捆扎牢固,符合安全要求。
起吊中:缓慢上升,避免突然加速或转向;密切观察货物动态,防止倾斜、摇摆。
就位后:缓慢下降,确认货物稳固后再松钩;夜间作业需充足照明。
严禁行为
超载或吊物重量不明时作业。
斜拉、斜吊或使用设备载运人员上下。
吊物下站人或从人员上方通过。
擅自改变设备结构、参数或维修保养时操作。
五、安全防护措施
个人防护
操作人员须佩戴安全帽、安全带、防滑鞋等防护用品;酒后、疲劳或精神状态不佳者禁止作业。
货物固定
吊运零星材料或物件时,使用吊笼或钢丝绳捆扎牢固,防止滑脱。
吊运有尖锐边缘的物体时,用木板、橡胶等垫好,避免钢丝绳断裂。
应急通道
预测可能事故,规划安全逃生通道,确保紧急情况下人员迅速撤离。
六、应急处理与记录
故障处理
吊装过程中出现故障,立即向指挥者报告,无指令不得擅自离开岗位。
发生事故时,迅速切断电源,组织救援并按预案处理,保护现场并上报。
作业记录
详细记录每次作业的时间、地点、货物、设备状态等信息,建立吊装作业档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