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重庆设备搬运中,各类吊索具的运用需结合负载特性、工作环境及安全规范,以下是钢丝绳、链条、合成纤维吊带、卸扣等常见吊索具的具体运用方法及注意事项:
一、钢丝绳吊索
适用场景
适用于重型设备、钢结构、集装箱等高强度起吊需求,尤其在桥式起重机、门式起重机作业中广泛应用。
运用方法
角度控制:钢丝绳夹角一般控制在60°~90°,Z大不超过120°。夹角过大会导致单根钢丝绳受力激增(如120°夹角时受力增加至垂直起吊的2倍)。
捆绑方式:
兜绳捆绑法:将绳头挂在吊钩,绳中段兜住重物底部。若重物弹性变形大(如钢筋),需在绳中绕空圈增加摩擦力。
托板斜角捆绑:兜绳托板斜面与水平夹角应为15°~45°,两根捆绑绳夹角控制在30°以内,防止重 心偏斜。
安全系数:允许工作载荷=钢丝绳破断拉力÷安全系数(通常取5~6倍)。
注意事项
禁止使用扭曲、断丝、变形或直径磨损超标的钢丝绳。
避免与尖锐边缘摩擦,必要时加护角防护。
严禁超载或“1+1=2”的错误操作(两根钢丝绳并联使用时,角度变大会导致受力不均)。
二、链条吊索
适用场景
适用于高温环境(正常工作温度-40℃至+200℃)、重型机械及需要耐磨的场合。
运用方法
索点选择:
单腿索具:起吊点垂直位于重 心正上方。
双腿索具:吊挂点位于重物两侧,起吊点在重 心上方。
三腿/四腿索具:吊挂点均匀分布于重 心水平面,且在重 心正上方。
弯曲半径:起重附件弯曲半径至少为链条轴向宽度的0.75倍,防止局部应力集中。
注意事项
禁止打结、扭转或用吊钩尖部负载。
定期检查链条锈蚀、变形情况,磨损超标需报废。
避免冲击载荷,防止链条脆性断裂。
三、合成纤维吊带(圆形/扁平)
适用场景
适用于精 密设备、玻璃、电子产品等表面需保护的负载,以及化工、食品等防腐蚀环境。
运用方法
负载均衡:扁平吊带需平铺于负载表面,避免局部压力过大;圆形吊带可穿绕负载多次以分散受力。
锁吊角度:扁平吊带锁吊时,允许自然角度120°,避免摩擦生热或强制夹口。
双倍锁吊:采用双吊带交叉锁吊,增强安全性并防止负载滑落。
注意事项
禁止在焊接作业附近使用,防止电弧损伤。
远离尖锐边缘,必要时加垫护角(如橡胶、皮革)。
承载力不得超过标签标注的Z大工作载荷,孔眼、断丝需立即更换。
四、卸扣
适用场景
用于连接钢丝绳、链条与负载,或作为吊索具的转向、固定配件。
运用方法
类型选择:
弓形卸扣(欧米茄形):适用于横向受力。
D型卸扣(U型):适用于纵向受力。
安装方向:销轴应旋入到位,有固定螺母或别销的须使用,严禁侧向受力。
注意事项
禁止焊接修补或超载使用。
定期检查裂纹、锈蚀、变形情况,磨损超标需报废。
避免与设备棱角直接接触,必要时加垫过渡件。
五、通用安全规范
负载评估
起吊前确认负载重量、重 心位置及外形尺寸,选择匹配的吊索具规格。
多吊索具并用时,需确保类型一致(如全用钢丝绳或全用链条)。
操作流程
试吊:缓慢提升负载至离地10~20cm,检查捆绑牢固性及吊索具变形情况。
平稳起吊:避免急停急启,防止负载晃动或旋转。
人员撤离:起吊过程中,非操作人员需远离负载下方及吊索具运动轨迹。
维护与储藏
使用后清洁吊索具,远离热源、化学品及紫外线照射。
定期检查损伤(如钢丝绳断丝、链条裂纹、吊带孔眼),及时报废不合格品。
储藏于干燥、通风的室内,避免潮湿导致腐蚀或霉变。